

来回还在初步阶段。
中房报记者 曾冬梅丨广州报谈
9 月 11 日晚,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恒大物业",06666.HK)发布公告,涌现中国恒大的清盘东谈主已收到针对该公司的非不断性收购意向。
据了解,抛弃当今,中国恒大及 CEG Holdings 仍为恒大物业的控股鼓吹,持有其已刊行股本的 51%。而中国恒大的清盘东谈主一直在找契机出售这 51% 的股权,因为恒大物业是中国恒大旗下最具价值的钞票之一,2024 年的收入近 128 亿元,抛弃 9 月 11 日的市值亦杰出 99 亿港元。
公告骄慢,有关股权来回还处于初步阶段,清盘东谈主未与任何挑升方进行谈判,但市集传言挑升竞购的企业包括中国国外集团及华润集团子公司。
9 月 12 日,中国国外发展有关东谈主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默示,当今不掌捏竞购恒大物业的有关情况。而华润置地点面则恢复称有关传言"不属实"。
受收购音尘刺激,9 月 12 日,恒大物业股价的早盘涨幅一度杰出 30%。
━━━━
适度权或将变更
自中国恒大脱险后,恒大物业已屡次传出将易主的音尘。举例,2021 年 10 月,中国恒大及合生创展涌现曾就恒大物业的股权收购事项签订了条约,转让股权约 54.16 亿股,占恒大物业已刊行股份的 50.1%,总来回代价约为 200.4 亿港元。但因两边在一些舛错条件上无法达成一请安见,此次收购被隔绝。
最近一次是本年 8 月份,有市集音尘称中国恒大的清盘东谈主已遴聘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,为恒大物业寻找潜在买家。在清盘东谈主看来,恒大物业在债权东谈主钞票追回中分解着舛错作用,该公司将获取"最高优先"的怜惜。
从本次公告的信息来看,上述音尘所言非虚。恒大物业默示,该公司于 2025 年 9 月 10 日收到中国恒大集团(清盘中)及 CEG Holdings(BVI) Limited(清盘中)的共同及个别清盘东谈主发出的究诘函。就潜在来回,清盘东谈主已与有关挑升方缔结守秘条约,并于 9 月 9 日收到部分挑升方不具不断力的相似性要约。清盘东谈主策画在 11 月前后邀请经挑选的挑升方就潜在来回提交最终淡薄书,商量最终来回文献条件。要约期于 9 月 11 日运行。
2020 年 12 月,恒大物业在港交所上市,刊行价 8.8 港元,以刊行价操办,市值约为 951.36 亿港元。2021 年 2 月,该公司股价创下 19.74 港元的历史新高,市值打破 2000 亿港元。但在中国恒大堕入流动性危急后,恒大物业的股价也承受了稠密的压力,抛弃 9 月 11 日,收盘价只须 0.92 港元,市值已缩水至 99.46 亿港元。
抛弃 2024 年末,恒大物业的在管面积为 5.79 亿日常米 ,位列行业第 4,全年营业收入则排在行业的第 8 位。不管是哪家企业竞得恒大物业的适度权,齐将大幅增强其在物业顾问行业的竞争力。
资金链连接承压
本年上半年,恒大物业的营收、利润举座分解较为矜重,波动均在个位数。期内完结营业收入约 66.47 亿元,同比增长 6.9%,鼓吹应占净利润约 4.72 亿元,同比下落 6%,毛利率、净利率别离为 18%、7.4%,同比别离下落 2.2 个百分点、0.6 个百分点。
干系方带来的四百四病也曾是恒大物业面对的最大不细目要素。该公司默示,干系方连接产生的负面影响,对经营基本面变成显赫压力。据先容,恒大物业来自干系方约 1.5 亿日常米已签约的合约技俩回荡程度堕入停滞,且曩昔能否灵验回荡存在要紧不细目性。干系方钞票顾问可能导致该公司干系业务(如泊车场经营)买卖花式变更及利润下落。同期,干系方风险传导严重松开了其在外部市集(如招投标、新客户拓展及现存客户续约等方面)的品牌信任度与议价才气。"公司对干系方风险的化解仍需要较永劫分。"
抛弃 6 月底,恒大物业的贸易应收账款原值约 58.83 亿元,累计计提坏账损爽约 30.42 亿元,减值率高达 51.7%。其中,22 亿元的应收账款减值来自干系方。该公司默示,由于物业就业客户包括全体业主并触及社区的各个方面,其动作一个举座具有举座性及不行分割性,将中国恒大从向该汗漫置物业提供物业顾问就业中撇除并不行行。因此,该公司陆续向中国恒大提供物业顾问就业,抛弃 6 月底的金额约为 2.28 亿元,但并未就这些来回阐明收入,曩昔策画袭取合理的标准向有关方追收应收款项。
连接保持高位的应收账款给现款流顾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。抛弃 6 月底,恒大物业的货币资金较 2024 年末减少了约 4 亿元,且仍处于净流动欠债状况,净流动欠债约为 5.18 亿元。为应答偿债压力,该公司默示已与若干债权东谈主达成条约,在欠债到期时不要求立即偿还,并与业务袪除应付对价的债权东谈主积极商量,改进还款策画。
以恒大物业刻下的基本面,收购方能予以其若干估值当今尚不知所以。但有投资者觉得,该公司的出售价钱kaiyun中国官方网站,将带动扫数物管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重估。